(6)掌川泽之名,辨其物与其利害。
由此,平庸总是把我们的社会置于无所不在的危险之中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现代性的危机。48程颢、程颐:《二程集》,王孝鱼点校,中华书局,2004年,第1260页。
这种量的个人主义在精神上依靠消费获得娱乐与安顿,在思想上表现为识见平庸而失去道德判断力。科学上就是物理学、数学、化学之发展所导致的工业革命,而工业革命又直接导致了现代化,这种现代化的便捷、高速与效益,给人思想上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压迫。23 约瑟夫·熊彼特:《资本主义、社会主义与民主》,吴良健译,商务印书馆,1999年,第412页,第385页。这种现代化之新图景、文明之新形态,一定不是物质文明偏至发展的现代化,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,不然就不能具有普遍性【3】。41杜任之:《民族社会问题新辞典》,觉民书报社,1936年,第109页。
理性宗教则不同,它是基于人之心所同然之法则性,故没有教义的不同,只能设想一种宗教,这种宗教就是纯粹道德的【49】。因此,一个道德世界的理念具有客观的实在性,不是好像它指向一种理知直观的对象(诸如此类的对象我们根本不能思维),而是指向感官世界,但这个感官世界是作为纯粹理性在其实践应用中的一个对象,作为有理性的存在者在感官世界中的一个corpus mysticum(超越性的模本)。乌合之俗世最显著的特征是量的个人主义20之形成。
一旦有外在于本心之法则性的天,即把天给物化了,且与人的道德无关,仅仅成了人膜拜乃至贿赂的对象(康德称之为狂热的宗教),对这种对象进行宗教规章性的侍奉,将使趋向于真宗教的一切修行化为乌有【49】。24任剑涛:《从现代化的规范含义理解中国式现代化》,《江汉论坛》2023年第1期。一般人基于思辨理性的片段成就而往往对之轻忽,但君子必慎其独也(《大学》),而君子之所以戒慎恐惧,乃因为君子以敬畏之心洞见了实践理性之原则及其建构的世界。经验世界的活动没有赶上实践理性的理想,使得经济活动、科技发展这些行为好像是独立的,以至人们误以为经济水平决定人的道德水准。
消费作为现代社会的现象已不再是传统社会的含义。珍惜有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(《论语·泰伯》)之意,这正是神圣者照临之下对道德法则性的戒慎之心态。
第三层级,道德目的论下的天下主义。19 古斯塔夫·勒庞:《乌合之众——大众心理研究》,冯克利译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7年,第49页,第51页,第 50页。唯有在此正义之下,现代化之社会才能走得安稳,最后构建与儒家大同理想相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。18 让·鲍德里亚:《消费社会》,刘成富、全志钢译,南京大学出版社,2008年,第1页,第200页,第173页。
阿伦特认为,现代人的这种平庸就是一种恶。这种俗人因为消解了敬畏,可以逍遥在世界的任何角落,表现出强烈的个人主义特征,但其思考能力与良知裁决的丧失又使他们极度地依赖群体,这就是上文所说的量的个人主义,这种量的个人主义必然使整个现代社会充斥平庸的恶。基于此,本文就以下三个论题渐次展开论述:一、思辨理性与物质文明及现代性的危机。被丰盛和安全掩盖起来的、真实的、无法控制的暴力问题,它曾一度达到一定的极限。
47 康德:《纯然理性范围内的宗教》,李秋零主编:《康德著作全集》第6卷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13年,第171页,第183页,第104页,第98页。万物皆备于我矣,反身而诚,乐莫大焉。
仁者之爱人爱物,乃至浑然与物同体,就是把形式法则贯穿于人与物中,而不是一般情感性的爱。一句话,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。
有学者指出,要克服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,必须知晓现代化的普遍性的规范含义,这些规范性大约包括政治上的限权,经济上的市场化,社会生活上的公私分流【25】。它暗示了一种评价范畴的最初运用,这种范畴在日常经验的自然世界中是没有位置的,而只有对这样的人才可能:在他的心中,一种独特的,不同于任何自然的能力的精神倾向被唤醒。上述两个命题之正反命题俱成立,只能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自身并不能决定道德,或者说,由经济所直接决定的道德并非真正的道德。质言之,儒家是一种道德形而上学的理性精神文明体系,这个体系贯通了天地人三才,形成了如下三个价值层级:第一层级,实践理性下的质的个人主义。前文说过,中国古典里并没有现代化一词,其实,中世纪以前的西方古典里也没有现代化一词,这说明现代化这样的观念或理想并没有进入古人的意识,无论东西方都是如此。惟是近百年来,科学勃兴,交通之便利远过曩日,欧美各国均藉近世文明之利器以侵略我国,日本随之,变本加厉。
之所以有这种区别,乃因为质的个人把实践理性的法则作为了神(天)的诫命,惟一真正的宗教所包含的无非是法则,即这样一些实践的原则,我们能够意识到它们的无条件的必然性,我们因此而承认它们是由纯粹的理性启示的(不是经验性的)【49】。明乎此三者,则儒家与现代化的正向关联当能予以提炼与充实。
【57】若能达成此愿景,就是返本开新,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。何也?因为现代化中普遍性的规范依然是依靠思辨理性建构起来的,而思辨理性乃是关注经验世界的能力,遵守因果关系中的力学原则,它只能在经验世界的结构性中开出规范,而不能提供超越的价值。
儒家为精神文明提供的价值维度之一:实践理性下的质的个人主义。14鲁迅:《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(我所要说的几句话)》,王世家、止庵编:《鲁迅著译编年全集》(8),人民出版社,2009年,第523页。
如果仁是具体的行为原则,那么,仁者,人也是说不通的,因为具体的行为原则不具普遍性,更不能成为人之定分。故《大学》又云:长国家而务财用者,必自小人矣。现在要论儒家与现代化之间的正向关联,岂不是飞者入池、渊者上树之论乎?其实,这种看似拉郎配的关系,乃在于我们如何理解现代化,一旦我们对现代化有周至恰切的理解,则儒家与现代化之间确有根本性的内在关联,甚至唯有儒家这样早熟的理性文明【5】才能提供现代化的精神文明维度,因为两者之间本具有先验的理性关联,而与经验无关。依康德的说法,现代化中的规范依然属于思辨理性之下技术性的实践范畴,因为它必须遵守自然因果律,像国家经济、交往艺术等都属于技术性的实践,因为它们全部仅仅包含技巧的规则,这些规则因而只是技术实践的,为的是产生一种按照原因和结果的自然概念而有可能的结果【29】。
9 转引自彼得·哈里森:《科学与世俗化》,张卜天译,《清华西方哲学研究》(2018年夏季卷)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8年,第192页,第194-195页,第182页,第197页。44卢雪崑:《牟宗三哲学——二十一世纪启蒙哲学之先河》,台湾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,2021年,第221页。
【17】可见,人们在欣赏现代化物质之声光时,其精神也被裹挟进背后的暴力之中而不自知。这是道德目的论下的天下主义的完美表达。
如实说来,真正精神文明的实现就依赖质的个人,人的现代化也依赖质的个人。此三者,正是儒家为精神文明所能提供的价值维度。
【13】因为思辨理性就是要进入对象,施以其分割宰制之能而获取片段性的成果,以此为主导的人文精神就具有强烈的放纵性、盲目性、暴力性与扫荡性。于是,面对科学及其成果——现代化时,人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信任、羡慕甚至是崇拜,凭借科学,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恐惧和不确定性会逐渐减少,这里的科学当然是指自然科学,其所产生的物质上的好处并不需要盲目遵从非科学的信念。【18】在中国,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这些口号的提出,都是这种精神与心态的表现。我们每个人都在伤害别人与自己,贡献着恶的因子,却没有一个人被惩罚,且安然自得。
【51】天者,无外之名,盖心体也。仁就是一种道德的法则性【48】,此是儒家的拱心石。
33贺麟:《物质建设与思想道德现代化》,宋志明编:《儒家思想的新开展——贺麟新儒学论著辑要》,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,1995年,第416页。《十日谈》这样的作品之出现就是艺术上放纵性的显著体现。
这和不能问一个圆应当有什么样的属性是一样的。23 约瑟夫·熊彼特:《资本主义、社会主义与民主》,吴良健译,商务印书馆,1999年,第412页,第385页。
标签: 赫莱纽斯右手骨裂 小克里琴科谈肾结石剧痛 皮特森:帕奎奥-布拉德雷会是大战 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中,昨日实现正回报的占42 09%,81只基金回报超2%, 中央结算公司:进一步优化我国转型类债券发展的四点建议
评论列表
首先,量的个人在识见上诉诸情感、情绪乃至意气,而不是理性。
11 黎靖德编:《朱子语类》卷120,朱杰人等主编:《朱子全书》第18册,第3796页。
近世外患日亟,举国骇惊,丧其所守。
智之实,知斯二者弗去是也。
作为宇宙本原的易是如何作用于天地万物的呢?孔子说:天地设位,而易行乎其中矣。